新聞資訊
news今年以來,中國能建葛洲壩建設公司遼寧太子河抽蓄項目部堅持“一切聚焦價值創造”,大力弘揚“葛洲壩精神”,全面貫徹“五個一”經營理念。圍繞“四大轉型”和“打造突出工程建設能力”兩條主線,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為施工進度推進、科技創新突破、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質量管控環節注入強勁動能,賦能項目管理升級。
遼寧太子河抽蓄項目位于本溪市本溪縣與明山區境內,規劃總裝機容量1800兆瓦,建成后年抽水電量48.18億千瓦時,年發電量36.14億千瓦時,在電力系統中承擔調峰、填谷、儲能、調頻、調相和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,是國家能源局“十四五”規劃重點工程、遼寧振興示范項目。首批開工項目為上下庫連接道路工程(Y1路),全長9.19公里,設計標準為水電三級道路,為新建上下水庫連接道路,主要承擔施工期施工機械設備、生活物資、金屬結構、引水系統工程開挖及混凝土施工、機電設備及金屬結構設備安裝運輸等任務。
高效破局,搶抓先機奏響奮進序曲
面對征地拆遷難題與漫長冬歇期,項目部主動作為、積極協調,與當地政府高效溝通,僅用20天便實現人員設備進場、進洞施工,較原計劃提前15天。為搶抓施工黃金期,項目部果斷采取“多開工作面、合理穿插施工”策略,將工作面由原計劃的5個增至11個,倒排工期、掛圖作戰,將每一項任務都精確到天、落實到人,以勞動競賽激發全員干勁,關鍵工序效率提升25%。2025年6月3日,太子河隧道二襯首件混凝土成功澆筑,為年底實現“隧道貫通、路基通車、主體工程進場”三大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。目前,太子河隧道開挖支護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8.6%,預計2025年7月下旬實現貫通。
勞模引領,創新賦能鍛造人才強軍
項目依托湖北省“五一勞動獎章”獲得者張斌,成立“張斌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”,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的精神引領作用、技能傳承作用、工作促進作用,通過構建“科技創新+人才梯隊”創新體系,落實“勞模師帶徒”機制,深化“組長+技術指導+成員”培育模式,系統打造創新型青年技術骨干人才梯隊。目前團隊正全力以赴攻堅路基高邊坡施工等關鍵技術難題,強化路面快速施工研究,推動機械化施工成果轉化,力求在技術創新上取得更大突破。預計今年內將重點完成研發隧道智能物料提升裝置等三大科技成果,助力提升項目施工管理效能,推動行業技術升級,促進人才梯隊協同發展。
鐵腕管控,智慧筑牢安全生產防線
面對復雜的地形、多變的氣候與嚴格的生態保護要求三重挑戰,項目部剛性執行中國能建安全生產“十二個到位”要求,壓實“三管三必須”責任體系,推動“四個責任體系”直達作業面,實現責任書100%簽訂備案,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全員和各環節。深入開展“安全生產月”活動,創新建立“隱患掃碼即報”平臺,在施工現場關鍵區域設置專屬二維碼,實現隱患“隨手拍、即時傳”。積極推行“低頭撿鈔票”全員獎勵機制,對主動排查并上報隱患的員工給予獎勵,一線員工參與率達100%,隱患整改閉環率100%,構筑安全生產堅實屏障。
樣板驅動,標準工藝鑄就精品工程
項目嚴格執行質量“三檢制”,堅持“四不放過”原則,對隱蔽工程和關鍵工序實施施工單位、監理單位、設計(勘察)單位及建設單位四方聯合驗收機制,并按量化標準進行有效處置,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經得起檢驗。全面落實5項標準工藝,形成太子河隧道開挖支護、隧道襯砌、混凝土擋墻、蓋板涵、Y1號路路基開挖等5個樣板區,以匠心品質和精湛工藝,帶動全線同類工序一次驗收合格率提升至95%以上,形成“樣板驅動、全面提質”的精品工程鍛造模式。
使命如磐,硬核先鋒攻克建設難題
項目部黨支部深化黨建與生產經營雙融互促,以“黨員責任區”為抓手,圍繞施工進度、安全管理、商務攻堅、技術創新、物資設備等關鍵領域精準設立責任區,同步組建黨員突擊隊、青年突擊隊,設置黨員示范崗。聚焦項目管理過程中的難點堵點,黨員帶頭認領重點工作,以實際行動詮釋“關鍵時刻沖得上去、危難關頭豁得出來”的擔當精神。目前,項目全員正集中優勢力量,聚力攻克12項急難險重任務,以“黨旗插在一線、堡壘構筑在一線、黨員沖鋒在一線”,充分發揮“兩個作用”,為項目高效履約蓄勢賦能。
項目部高效破局、科技創新、鐵腕管控、品質筑基、聚力攻堅的管理路徑,是“打造突出工程建設能力”的生動實踐,同時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。太子河畔,一座凝聚智慧與數字、承載使命與擔當的綠色能源新地標,正拔節生長,蓄勢賦能,“筑”力美好生活。